汽势Auto-First|李德喆
下半年的汽车市场角逐注定将愈加残酷。
据多家国内媒体报道,从今年6月1日起,部分国有银行正式叫停买车分期“高息高返”政策。
这一模式调整后,意味着以后银行补贴车价的力度将大幅降低,贷款买车比全款买车打折力度更大的年代或将一去不复返了。
汽势Auto-First在日前走访辽宁沈阳一宝马4S店时也获悉,最近店内看车客流量明显增多,主如果遭到贷款政策调整和当地补贴马上结束的影响。
店内销售顾问告诉汽势Auto-First:“现在店内有合作的金融机构,像平安银行等一些中小型银行还没颁布具体公告,但新车落地价一定立刻就会上涨。”
什么是汽车贷款“高息高返”?
“高息高返”主如果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汽车贷款业务中,提升贷款利率,然后将高额的佣金一次性返还给车辆销售服务商的操作模式。销售服务商随后或许会将部分返还的佣金以车价打折、打折等多种形式返给买家,以此刺激车辆销售。
譬如此前在市场上容易见到的“长贷短还”模式,还有一些容易见到的像强调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,宣传贷款免息但收取高额手续费等等,这类事实上都是“高息高返”的衍生模式。
“高息高返”模式为何会被叫停?
数据显示,2024年汽车金融行业的渗透率已接近七成。也就是说,10个买车者中有7个选择贷款买车。另据估算,今年国内汽车金融行业规模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。
之所以大型国有银行主动叫停,甚至监管部门开始介入整顿,主要还是因为收益空间压缩、风险管控重压与市场角逐格局发生变化。
对于银行来讲,假如很多顾客选择“长贷短还”,银行可能面临收益不达预期甚至亏损的风险。对于市场来讲,“高息高返”也会致使汽车金融市场的无序角逐,进入“内卷式”拼价格,不利于整个市场的持续健康进步。
业内人士表示,高息高返模式下银行和商家为各自利益陷入畸形的价格角逐,不只压缩金融机构收益空间,还加剧了汽车行业内卷。
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,叫停“高息高返”对买家有利,车贷利率过高会使买家利益受损,限制该政策能让银行在合理范围内角逐,规范市场秩序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则觉得,汽车金融市场革新力度不强,“高息高返”等价格战并不是真的革新。叫停这一模式后,行业应回归理性,关注买家多元化需要。
“高息高返”叫停后,什么市场会发生连锁反应?
传统豪华车细分市场一定会首当其冲。
从机构调查的数据来看,2025年BBA等主流豪华品牌的贷款买车比率常见超越80%。
以某德系豪华品牌车型为例,过去通过“高息高返”模式,商家每笔贷款可获得1.5万-2万元的金融返佣,政策收紧后,返佣比率从15%降至5%,这就致使商家没办法保持该车型的原有打折幅度。
而这也将使得豪华汽车市场场终端价格体系出现两极分化。
像前文提到的,部分品牌和商家或许会通过涨价或缩小打折幅度来弥补因“高息高返”政策收紧带来的价值损失。譬如BBA的部分主力车型的打折幅度已经收窄2万元到3万元左右。
除此之外,在社交平台,有人贴出了雷克萨斯商家发布的取消金融价海报,包含雷克萨斯ES系列、NX系列和RX系列车价将在7月全方位上涨,涨幅从2.5万元到3.8万元不等。
与进口品牌不同,事实上更多的国产豪华品牌还是坚守“以价换量”的方案。像此前已经推出一口价的林肯冒险家、凯迪拉克XT4、奥迪A3等,还有像沃尔沃S60的基础知识版裸车价也已跌破20万元大关。
业界常见预计,2025年下半年汽车金融市场将进入更透明但角逐更激烈的新阶段。
当然,从长远进步来看,豪华品牌车企与商家假如想摆脱对金融工具的依靠,还需要双管齐下: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模式革新,包含借鉴特斯拉“直客式”金融服务的轻资产运营逻辑,或者联合厂家金融公司开发定制化商品;其次,更需推进行业角逐维度从“价格博弈”向“服务价值角逐”转型,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重构达成品牌价值的提高。